腳后跟疼怎么辦

腳后跟疼痛多見于中老年人以及運動量大的人群。那么腳后跟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跟骨刺。當骨刺呈斜向下方向時才會引起疼痛。長時間活動刺激骨刺周圍的軟組織也會引起無菌性炎癥。
足底筋膜炎。長期站立或者行走會對足底筋膜造成反復損傷,繼而出現疼痛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足底的撕裂感。
跟腱炎。長期跑跳會引起跟腱炎癥,疼痛位置在腳后跟的后上方。
跟墊痛。中老年人群高發。人腳跟底下的脂肪墊萎縮或者受到長期刺激會引起炎癥,導致足跟疼痛。
治療和預防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休息,減少負重運動。
2.選擇寬松柔軟的鞋子,減少對足跟的摩擦。
3.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墊高足跟,減少跟腱對跟骨的拉力。
4.拉伸訓練。①毛巾牽拉訓練。取坐位,將腿伸直,用一條毛巾環繞患側足底,雙手握住毛巾進行腳踝的牽拉訓練。②踩臺階牽拉訓練。前腳掌踩在臺階邊緣,患側腳后跟緩緩向下落,直至感到腳底和跟腱有牽拉感。③按摩牽拉訓練。取坐位,將患腳放到對側的膝關節上方,用手握住腳趾掌側,往背側牽拉。
5.巧用冷敷和熱敷。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后及時冷敷,能減少無菌性炎癥的發生。恢復期(受傷后48小時)進行熱敷,能有效緩解疲勞、促進炎癥吸收。
6.局部給予艾灸、烤燈、超短波、沖擊波等物理方法進行治療,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炎癥。
7.應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也可采用針灸、小針刀、局部封閉、手術等治療。張雙雙
■專家鏈接
張雙雙,市六院(市心血管病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中國康復醫學會顱腦損傷分會委員,省醫學科普學會康復分會常務委員,省康復醫學會顱腦損傷康復分會、省康復醫學管理分會委員,市康復醫學會副會長。她曾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鄭大一附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擅長治療腦血管病、腦外傷、腦腫瘤及周圍神經病引起的的面癱、 偏癱、失語、吞咽困難以及骨關節術后功能障礙、頸肩腰腿痛等。她先后榮獲漯河好人、市“十佳市民”、市醫德先進個人、巿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