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評 | 讓更多年貨大集進景區進社區

■孫 震
1月14日,臨潁縣新城街道邢莊村年貨大集開幕;1月15日,“禮好漯河 鄰里共創”年貨集市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暨沙北街道春晚文藝演出在郾城區沙北街道海河小區拉開帷幕;1月16日,臨潁縣“蛇舞新春·年貨大集”在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開幕……這些年貨大集不僅為居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年貨,還設置了民俗表演、健康義診、非遺體驗等環節,讓趕集的居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廣大群眾對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年貨大集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居民對年貨的需求多樣化。除了傳統的食品類年貨外,居民還更加注重年貨的文化內涵和個性化。而年貨大集正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最佳平臺。同時,年貨大集還促進了城鄉居民的交流與互動。在年貨大集上,城市居民可以體驗農村居民的生活,加深彼此的了解。這有助于打破城鄉壁壘,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了解鄉村的機會。
年貨大集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讓鄉村產業與城市市場無縫對接,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為鄉村經濟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年貨大集上,居民對農產品的品質、口感、包裝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居民的需求,鄉村產業持續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同時,通過年貨大集的展示和銷售,鄉村產業還可以逐步建立起品牌體系,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采購新鮮年貨、感受鄉土氣息……年貨大集進景區、進社區,無疑是一舉多贏。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年貨大集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扶持和資金保障,推動年貨大集規范化、專業化發展。同時,還應加強年貨大集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提高年貨大集的知名度。期待更多年貨大集走進景區、走進社區。
校對 王 培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