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外賣小哥張鵬飛:微笑服務 傳遞溫暖

“外賣騎手機動性強,很多時候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3月12日,美團外賣騎手張鵬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38歲的張鵬飛做外賣騎手已經4年了。此前,他曾做過餐飲生意。新冠疫情期間,生意不好,他開始兼職做外賣騎手。
“做外賣騎手比做生意省心,而且收入不錯,也比較穩定。”張鵬飛說。
女兒出生后,為了能有更多時間照顧家里,張鵬飛結束了餐飲生意,成了專職外賣騎手。
“干這行,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只要個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收入就不會差。”張鵬飛說,外賣平臺是派單模式,系統自動派單給騎手,訂單數量相對穩定。節假日或者雨雪天,訂單會更多。雖然外賣騎手經常風里來雨里去,但是張鵬飛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很值得。
每天穿梭在城市之中,張鵬飛發現,除了送餐,他還能為市民提供便利。
近期,因丁灣橋改建,經人民路過澧河的汽車要繞行,行人、電動車等可走臨時建設的輔路。一天,張鵬飛騎車經人民路過澧河時,被一名女子攔住。原來,該女子想去火車站,乘車到了丁灣橋發現道路不通,如果繞行恐怕趕不上火車。情急之下,該女子向張鵬飛求助,希望他能載其一程。張鵬飛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將其送到火車站。
這件事顯示了外賣騎手機動、靈活的優勢。
張鵬飛對記者說:“高考期間,許多外賣騎手成了志愿者,在外賣箱上貼上高考志愿者標識。如果有考生有需要,外賣站點負責人可以根據外賣小哥的位置,進行實時調度,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幫助。”
如今,外賣騎手已然成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微笑服務、一句“祝您用餐愉快”,傳遞的不僅是真誠的服務理念,還是一座城市的脈脈溫情。
(文/圖 漯河日報見習記者 李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