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一線 | 漯河:新農人指尖“慧”種地

3月25日,在舞陽縣蓮花鎮的高標準示范田,“00后”新農人閆鑫磊正操作植保無人機,對小麥開展“一噴三防”作業(如圖)。
“我們公司有8臺植保無人機。最近,我們公司的飛手們很忙,每天用植保無人機為周邊的種植戶提供服務。”閆鑫磊說,過去沒有無人機,人工打藥每人每天最多8畝農田,現在一臺無人機一天就可以作業500多畝,并且施肥和打藥均勻。周邊的種植戶都主動聯系他們。
閆鑫磊的父親閆躍東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承包了1000多畝地。受父親的影響,2021年,他畢業后回到家鄉,從父親手中接過種糧“接力棒”。在種地的過程中,閆鑫磊認識到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利用所學知識對公司部分農機設備進行改造,安裝了定位導航系統,能夠實現自動駕駛。
“我們在手機上設置好間距、速度等參數后,播種機、收割機、旋耕機等就能自動作業,準確無誤。植保無人機能自動識別地塊邊界,快速規劃航線,實現精準施肥和打藥。”閆鑫磊說,公司實行“農機服務+土地流轉+土地經營+農機作業”經營模式,與周邊3000多戶農戶簽訂了6600余畝農田作業協議,提高了春耕備耕效率,讓種植戶嘗到了科學種田的甜頭。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 光
校對 冼 薇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