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趙學鑫:與花相伴 田園追夢

3月30日,記者走進郾城區孟廟鎮英張村萌兜多肉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看到上千盆形態各異的多肉植物,有的如紅寶石一般,有的像毛茸茸的動物尾巴,有的層層疊疊宛如盛開的蓮花。
“這是‘虹之玉’,光照越足顏色越紅;那是‘九尾狐’,摸起來像小動物的尾巴。這些是我應顧客要求培育的繡球,特別受歡迎。”萌兜多肉種植基地負責人趙學鑫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大棚里的植物,眼神里滿是對這些植物的喜愛。


34歲的趙學鑫與多肉植物的緣分始于13年前。當時,正上大學的他喜歡上了多肉植物。每當看到自家陽光房里越來越多的多肉植物時,他都忍不住思考:能不能把愛好變成事業?2022年,在外地上班的他毅然辭職回鄉,租了幾畝土地建起多肉大棚,萌兜多肉種植基地就此誕生。
“多肉是‘懶人植物’,但想養得好需要技術。”趙學鑫指著一盆暗紅色的“法師”說,“夏季要控水,春秋要多曬,配土比例也得講究。”十多年間,通過交流學習,他從花卉愛好者進階為專家。溫室大棚里的花卉從最初的幾十種增加到上千種,價格從幾元到數百元,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大棚入口處,幾株掛果的檸檬和盛開的月季格外醒目。趙學鑫養的不只有多肉植物。在顧客的要求下,他培育了一大批鮮花,有海棠、繡球、山茶花等數十個品種。
“我想打造一個集種植、觀光、休閑于一體的復合空間。”他計劃增設茶座區,為游客提供在綠意中品茶、聊天的場地,同時銷售本地農產品,帶動周邊村民增收。
不同于傳統種植戶,趙學鑫創業堅持創新思維。他通過短視頻平臺展示多肉植物變色過程、科普養護知識,得到上萬名粉絲的關注。他開放大棚供人參觀,推出親子DIY盆栽體驗活動,周末接待游客。“很多顧客本來只想買一盆,結果逛著逛著就買了一堆。”他笑著說。
為了更好地服務花卉愛好者,他特意創建了一個微信群,使之成為花友交流互動與尋求幫助的溫馨平臺。在這個微信群里,他及時、耐心地解答每名顧客在養花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讓養花新手也能輕松上手,享受養花的樂趣。


創業初期并非一帆風順。搭建大棚、控溫控濕、拓寬銷路……每個環節都需要他親力親為。最艱難時,趙學鑫連續三個月凌晨四點起床打理植株。但是,看到顧客收到植物時的笑容,他覺得一切都值得。如今,萌兜多肉種植基地的年收入逐年增加。
“我的夢想很簡單——讓家人過上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望著正在澆水的妻子和嬉戲的孩子,趙學鑫眼神溫柔。他相信,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像他一樣,在鄉村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夕陽西下,大棚里的多肉植物泛著光,仿佛在訴說一個關于熱愛、勇氣與堅持的故事。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范子恒
校對 冼 薇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