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為鄉村建設注入青春活力

在臨潁縣瓦店鎮大李村,有一名“00后”返鄉大學生。她的到來,為這片土地注入了青春活力。她就是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李爽。3月28日,記者來到大李村,對這名滿懷鄉情的姑娘進行了采訪。
李爽自幼在大李村長大,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她童年的回憶。2020年,李爽考上了信陽學院。在校期間,李爽積極進取,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大學畢業后,李爽在網上看到臨潁縣發布的“歸雁計劃”消息后,決定回家鄉發展。
“家是永遠的港灣。無論走多遠,家鄉始終是我內心深處的牽掛。我渴望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把青春奉獻給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李爽的話語中,滿是對家鄉的深情。
回到大李村后,李爽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她協助村黨支部書記成立村級檔案室,用心做好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熱情接待來訪人員,精心制作各類工作表格。同時,她還負責運營“大李印象”抖音號及微信視頻號,將村里的人文美景、舉辦的活動一一展示出去,讓更多人認識大李、走進大李。
盡管李爽對工作充滿熱情,但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農村工作繁雜瑣碎,我需要努力理解不同年齡段村民的想法。”李爽坦言,雖然自己在農村長大,但對村“兩委”的工作并不熟悉。剛入職時,一切都要從頭學習,但她堅持“不懂就問,不理解就直接說”的溝通原則,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李爽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大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海欽對她贊不絕口:“李爽年輕有活力,思路開闊,工作細致入微,文采特別好。她帶來了很多新想法,提出了不少建議。”
“這些年,村里的變化日新月異,村民的幸福感大幅增強。”談及家鄉的變化,李爽感慨頗多。即便父母不在身邊,獨自在村里生活的李爽也從未感到孤單。“村民都是我的親人,經常喊我去家里吃飯。”李爽笑著說,在家鄉,她覺得溫暖又踏實。
“有些事情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其中意義。我積極聯系村里其他在外求學的大學生,和他們分享回村工作的喜悅,讓他們了解‘歸雁計劃’,動員他們積極投身家鄉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活力。”李爽說。
文/圖 漯河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李沛真
校對 劉亞杰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